 |
 |
邵經理:17755757111(官方微信/手機號) |
 |
田耕:13665571712 17755757111 |
 |
網址:m.ttrkzuao.com.cn |
 |
郵箱:85300481@qq.com |
 |
地址:安徽省碭山縣周寨鎮孫集村劉壩莊 |
|
 |
|
|
| |
| 增強科技意識 提高養羊效益 |
|
| 發布日期: 2008-2-3 9:00:37 查看次數:4319 次 |
|
近年來,隨著國際市場羊肉的走俏和國內羊肉消費的增長,肉羊價格持續上揚,養殖肉羊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就目前羊肉的市場來看,農民養殖肉羊確實有利可圖,分析養殖肉羊獲利的原因,關鍵是市場行情好,肉羊養殖適應了消費市場的需求。但從我國整個肉羊養殖的發展水平來看,由于農民養羊長期處于家有戶養、分散經營狀態,傳統的經營方式和粗放式喂養仍占主導地位,科技在農民養羊增收的貢獻率仍然很低,嚴重地制約了肉羊養殖經濟效益的充分發揮。要適應現代肉羊生產發展的需要,必須從推廣科學養羊實用技術入手,嚴格按照肉羊養殖的技術規程,增加肉羊養殖的科技含量,降低養殖成本,從而提升肉羊養殖的經濟效益。
1 調整肉羊品種結構,實現最佳的肉羊育肥飼養體系
隨著肉羊養殖業的發展,肉羊生產與流通逐漸步人了市場有序競爭的軌道,其肉羊的品種、品質優劣已成為市場競爭勝敗的決定因素,調整肉羊品種結構已勢在必行。從長遠的觀點看,應培育專門化的肉羊新品種(系)。目前應以我國現有的地方肉羊品種資源為基礎,引進國內或國外優良肉羊品種,廣泛開展經濟雜交,逐步建立相應的肉羊育肥飼養體系。雜交羊表現出生活力強,育肥增重快,飼料報酬高,屠宰率高等優良的雜交優勢,經濟效益顯著。因此,養羊場和養羊戶應著力調整肉羊養殖的品種結構,堅決淘汰土、雜、劣種羊種,選擇合適的品種組合,實現最佳的二元或三元雜交育肥飼養體系。
2 人工控制母羊繁殖,為集約化生產做準備
羊具有季節性繁殖的特性,如任其自然繁殖,不僅母羊繁殖率低,而且產羔時間參差不齊,尤其對羔羊培育、肉羊育肥不利,不利于肉羊集約化生產。而采用人工控制母羊的繁殖過程,可最大限度地發揮母羊的生產性能。人工控制母羊繁殖主要包括誘導發情和同期發情等技術。誘導發情是母羊在非配種季節或泌乳期的乏情期間,借助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如給母羊注射孕酮10-20毫克,連續注射若干天),誘導母羊發情和配種,以縮短母羊的繁殖周期,增加胎次,產生較多的后代,提高繁殖率。同步發情是人為地控制并調整一群母羊的發情周期(現行技術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途徑是向同一群母羊同時施用外源性孕激素,抑制卵巢中卵泡的生長發育,造成人為的黃體期,經過一定時間后,同時停藥,即引起母羊同期發情;另一種途徑是利用性質完全不同的另一類激素藥物如前列腺素,使黃體溶解,中斷黃體期,降低孕酮水平,從而促進垂體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引起同期發情),使同一群母羊在預定的時間內集中發情,以便集中組織配種,使母羊的妊娠、分娩,羔羊的培育和肉羊的育肥在時間上相對集中,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降低回定成本支出,便于進行集約化管理。
3 推行羔羊早期斷奶,提高母羊的繁殖率
羔羊早期斷奶實際上是控制母羊的哺乳期,縮短母羊產羔間隔和控制繁殖周期,達到一年兩胎或兩年三胎、多胎多產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目前推行羔羊早期斷奶。一般采用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方式是在羔羊出生一周齡左右即行斷奶,然后用代乳品進行人工育羔;另一種方式是在羔羊出生45-50日齡時斷奶,斷奶后除飼喂優質青粗飼料或放牧外,還應適當地補喂混合精料。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斷奶,必須在羔羊吃到母羊初乳的前提下進行,否則會影響羔羊的健康和生長發育。因此,羔羊出生后應及時補喂初乳,羔羊臍帶干后,即可讓其跟隨母羊在避風向陽的牧場近距離放牧,一方面便于羔羊隨時吸吮母乳,另一方面羔羊跟隨母羊放牧可以逐漸學會采食青草。如采用一周齡左右斷奶,此時羔羊還處于引料階段,除繼續加強羔羊引料外,可給羔羊補喂人工代乳品,.般羔羊在一月齡前可用玉米粉30%、小麥粉22%、炒黃豆粉17%、脫脂奶粉20%、酵母4%、白糖4.5%、鈣粉1.5%、食鹽0.5%、微量元素添加劑0.5%、魚肝油1-2滴,加清水5--8倍,攪拌均勻,煮沸后冷至37--C左右代替奶水飼喂羔羊。羔羊一月齡后可用玉米粉40%、小麥粉25%、豆餅粉15%、奶粉10%、麩皮4%、酵母3%、鈣粉2%、食鹽0.5%、微量元素添加劑O.5%,混合后加適量水攪拌飼喂羔羊。
4 把握肉羊育肥方法,實現飼養條件與肉羊育肥的相互協調
肉羊育肥是肉羊出欄前最重要的一個養殖環節,它直接關系到肉羊的育肥程度和羊肉品質的好壞。因此養殖戶應報據自身的養殖條件,合理地選擇肉羊的育肥方法(肉羊育肥前和育肥期間應建立定期防疫、驅蟲制度,公羊最好去勢)。目前肉羊育肥一般常采用以下三種育肥方法。一是放牧育肥。這是我國農村養羊最為常見的一種傳統育肥方法,它適用于天然牧場、牧草資源豐富的山區、丘愛地區以及廣大草原,在農區要有人工牧場和秋茬放牧建作為補充,放牧育肥常在牧草生長旺盛的夏秋季節進行,育肥羊每天放牧時間在8小時以上,育肥羊一般不需棒喂精料,飼喂3-6個月出欄。二是放牧加補料育肥。毋在放牧的基礎上同時早晚補喂飼草和混合精料,進入右草季節后轉入舍飼育肥。此種育肥方法農區和牧區均可采用,它可根據牧草的生長狀況和育肥羊的采食情況合理補料和補草,有利于肉羊分批育肥均衡上市,同時肉車的日增重和胴體質量均較高,是現階段適合于我國農村推廣的一種較好的育肥方法。三是舍飼育肥。即按照不同生長發育階段肉羊的飼養標準配制日糧,并在較短的夸肥期內對肉羊進行強度育肥。在目前的飼養條件下.臺飼育肥肉羊一般提倡在肉羊育肥后期、農區牧場缺乏以夏枯草季節進行,同時,舍飼育肥肉羊的日糧配合要充分考慮對農作物秸稈(如稻草、麥秸、玉米秸、黃豆秸等)、干草以及農副產品的利用。肉羊育肥的后期,精料喂量要逐漸提高到占日糧總量的40%-60%,其飼料配方可參照如下:玉米83%、豆餅或麻餅15%、骨粉1.4%、食鹽O.5%,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劑O.1%。
5 掌握肉羊飼喂周期,確保肉羊適時出欄
目前養羊場和養羊戶育肥肉羊,大多選擇兩種類型羊器育肥,一類是淘汰的成羊公、母羊,另一類則是斷奶后非后備公、母羊。選擇育肥肉羊的類型不同,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其增重效果和飼料報酬是不相同的。選擇淘汰的成年公、母羊育肥,由于羊的體型已經定型,此時育肥的主要任務是補料攻膘,提高肉品品質,一般采用短望育肥1-2個月,育肥肉羊達到中等偏上的膘情即可出欄.如育肥時間過長,不僅飼料報酬降低,增大飼養成本.而且肉羊脂肪沉積過厚,反而會使肉質變粗,膻味更濃.降低肉品品質。選擇斷奶后的非后備公、母羊育肥,由于羊正處于增重的旺盛時期,因此對這類羊育肥應根據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飼養標準合理配制日糧,以滿足肉羊育肥增重的營養需要,一般本地羊育肥體重達到20--30千克、雜交羊育肥體重達到25--50千克,育肥肉羊達到中等偏上的膘情即可出欄,以確保理想的飼料報酬和胴體肉品品質。
6 廣辟肉羊飼料資源,降低肉羊養殖成本
羊是草食類家畜,飼料來源廣,能喂羊的飼料種類也多,因此,養羊場和養羊戶除對肉羊適時補喂混合精料增膘保膘外,還應千方百計地廣辟飼料資源,保證營養相對全面,適口性好,容易消化,且成本低的優質青粗飼料常年平衡供應,并取代部分精料,以達到降低肉羊養殖成本的目的。一是利用羊舍周圍零星土地種植優質牧草和栽植紅薯、南瓜等藤蔓植物;二是利用低產坡地、沙化地、鹽堿地、天然草地、林果隙地、冬閑田和四邊地,或有計劃地劃出飼料地,按各種牧草的生長時期,合理種植紫花苜蓿、三葉草、黑麥草、聚合草、串葉松香草等優質牧草;三是將稻草、麥秸、黃豆秸等農作物秸稈進行氨化、微貯、鹽化處理后用于養羊;四是在夏秋季節,有計劃地將剩余的青飼料、青刈的藤蔓飼料等制作成曬干草和青貯料,將胡蘿卜、紅薯等塊根塊莖類飼料貯藏起來,以備冬季和早春青飼料缺乏,提高飼喂效果。同時對青粗飼料要進行適當地加工調制,以提高青粗飼料的消化率和青粗飼料中的營養物質含量。
7 強化環境條件控制,完善肉羊疾病綜合防治體系
如羊舍內溫度、濕度等均順其自然,勢必導致夏秋高溫多濕,冬春冰凍寒冷。因此,養羊戶應根據羊的生活特征,盡力改進羊舍結構,強化環境條件控制,實行保護性養殖。羊舍最好采用樓式結構,冬天羊舍門窗應用草簾或塑料薄膜遮掩,堵塞縫隙,盡力做到羊舍不漏水、不潮濕,四壁不進賊風。夏天可在羊舍及其活動場周圍栽植藤蔓類植物搭棚遮蔭防暑,以改善羊舍內小氣候,保證冬暖夏涼。與此同時,除加強對羊的飼養管理,確保肉羊健康,增強抗病能力外,還應完善肉羊疾病防治體系,定期對羊群進行防疫注射,控制和消滅羊的傳染病,并隨時注意羊舍和羊體的清潔衛生,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和定期驅蟲制度:避免疾病對養羊業的影響。
8 適度規模經營,提高承受市場風險的能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肉羊生產以千家萬戶經營為主的傳統經營方式承受市場的風險能力差,導致養羊生產不穩定。因此,養羊生產應在鞏固千家萬戶養殖的基礎上,逐漸適度發展規模養羊場,以促進養羊業向專業化、規模化、企業化和一體化的方向發展,提高養羊業的科技含量,形成規模效益,提高承受市場的風險能力。而農村發展規模養羊場,養殖者應根據自身的資金來源和可投入資金的多少、勞動力強度和機械化程度、飼料種類和飼料來源、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以及社會化服務程度等來確定,養殖者新建和擴建規模養羊場,應提前從場址的選擇到肉羊的銷售等各個環節做好論證,千萬不可不顧條件盲目地一味追求大而洋的規模養羊場,避免被動地負債經營。只有量力而行,適度規模經營,逐步探索發展,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實現資金、資源、勞動力和技術的最佳組合,才能將規模養殖生產潛力充分地發揮出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