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制計劃的原則
羊場要編制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生產經營計劃,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整體性原則 編制的羊場經營計劃一定要服從和適應國家的養羊業計劃,滿足社會對羊產品的要求。因此,在編制計劃時,必須在國家計劃指導下,根據市場需要,圍繞羊場經營目標,處理好國家、企業、勞動者三者的利益關系,統籌兼顧,合理安排。作為行動方案,不能僅提出和規定一些方向性的問題,而且應當規定詳盡的經營步驟、措施和行為等內容。
2.適應性原則 養羊生產是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植物第一性生產和動物第二性生產交織在二起的復雜生產過程,生產經營范圍廣泛,其不可控影響因素較多。因此,計劃要有一定彈性,以適應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條件的變化。
3.科學性原則 編制羊場生產經營計劃要有科學態度,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入調查分析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進行科學的預測和決策,使計劃盡可能地符合客觀實際,符合經濟規律。編制計劃使用的數據資料要準確,計劃指標要科學,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注重市場,以銷定產,即要根據市場需求傾向和容量來安排組織羊場的經營活動,充分考慮消費者需求以及潛在的競爭對手,以避免供過于求,造成經濟損失。
4.平衡性原則 羊場安排計劃要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羊場生產經營活動與各項計劃、各個生產環節、各種生產要素以及各個指標之間,應相互聯系,相互銜接,相互補充。所以,應當把它們看作是一個整體,各個計劃指標要平衡一致,使羊場各個方面、各個階段的生產經營活動協調一致,使之能夠充分發揮羊場優勢,達到各項指標和完成各項任務。因此,要注重兩個方面:一是加強調查研究,廣泛收集資料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確定可行的、最優的指標方案。二是計劃指標要綜合平衡,要留有余地,不能破壞羊場的長期協調發展,也不能滿打滿算,使羊場生產處于經常性的被動局面。
二、編制計劃的方法
養羊業計劃編制的常用方法是平衡法,是通過對指導計劃任務和完成計劃任務所必須具備的條件進行分析、比較,以求得兩者的相互平衡。畜牧業企業在編制計劃的過程中,重點要做好草原(土地)、勞力、機具、飼草飼料、資金、產銷等平衡工作。
利用平衡法編制計劃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平衡表來實現的,平衡表的基本內容包括需要量、供應量、余缺三項。具體運算時一般采用下列平衡公式:
期初結存數+本期計劃增加數一本期需要數一結余數
上式三部分,即供應量(期初結存數+本期增加數)、需要量(本期需要量)和結余數構成平衡關系,進行分析比較,揭露矛盾,采取措施,調整計劃指標,以實現平衡。
編制經營計劃必須按照一定程序進行,其基本程序如下。
1.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主要是總結上一計劃期計劃的完成情況,調查市場的需要情況,分析本計劃期內的利弊情況,即做好總結、收集資料、分析形勢、核實目標、核定計劃量等工作。
2.編制計劃草案 主要是編制各種平衡表,試算平衡,調整余額,提出計劃大綱,組織修改補充,形成計劃草案。
3.確定計劃方案 組織討論計劃草案,并由有關部門審批,形成正式計劃方案。
一套完整的企業計劃,通常由文字說明的計劃報告和一系列計劃指標組成的計劃表兩部分構成。計劃報告也叫計劃綱要,是計劃方案的文字說明部分,是整個計劃的概括性描述。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分析企業上期養羊生產發展情況,概括總結上期計劃執行中的經驗和教訓。
(2)對當前養羊生產和市場環境進行分析。
(3)對計劃期養羊生產和畜產品市場進行預測。
(4)提出計劃期企業的生產任務、目標和計劃的具體內容,分析實現計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5)提出完成計劃所要采取的組織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計劃表是通過一系列計劃指標反映計劃報告規定的任務、目標和具體內容的形式,是計劃方案的重要部分。
三、分類計劃
1. 產品銷售計劃
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銷售計劃是一切計劃之首,其他計劃都必須依據銷售計劃來制定。所有羊場都必須堅持“以銷定產”,產銷結合。制定銷售計劃既要根據市場和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因素,科學合理地進行,也要大膽地開拓市場,千方百計擴銷促產。擴大銷售的途徑很多,關鍵在于要樹立市場觀念,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人優我轉”的路子。銷售計劃包括銷售量、銷售渠道、銷售收入、銷售時間及銷售方針策略等。
養羊場銷售計劃種類有種羊銷售計劃、商品肉羊銷售計劃、羔羊銷售計劃、羊糞銷售計劃等。銷售計劃中的產品銷售量原則上不應大于羊場生產能力。
2. 成本利潤計劃
市場銷售計劃有了,但產品賣出去能否賺錢,賺多少錢,也就是利潤高低,這是經營一個羊場最重要的問題,如果產品售出去賠錢,銷售再多也沒有意義。所以這就需要根據市場羔羊(種羊)、飼料、勞動力、飼養技術水平、勞動生產力水平等各種成本構成因素,對單位成本及總體生產成本等支出進行測算,做出計劃,并根據市場預測價格計算出相應的計劃收入,進而用收入減支出即是計劃生產利潤。新建場,成本利潤計劃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或一個生產周期的試運行后,根據本場生產實際進行調整。此計劃制定后,通過羊場的各項責任制和經濟管理制度得以落實,從而實現成本控制,并不斷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羊場經濟效益。要避免經營活動的盲目性,做到經濟計劃管理。
3. 產品生產計劃
(1)羔羊生產計劃。主要是指配種分娩計劃和羊群周轉計劃。分娩時間的安排既要考慮氣候條件,又要考慮牧草生長情況,最常見的是產冬羔(即在1l~12月份分娩)和產春羔(即在3~4月份分娩)。產冬羔的優點是母羊體質好,受胎率和產羔率高,流產和疾病減少;羔羊可以避免春季氣候多變的影響,斷奶后能夠充分用青草季節,到枯草期時已達到肥育標準,可當年屠宰。產春羔的優點是,由于氣溫轉暖,母羊可以在羊圈中分娩,在剪毛時已分娩完畢,隨后進入夏季草場,對喂養羔羊有利。但春季氣候變化劇烈,特別是北方時常有風雨和降雪,易使體弱羔羊死亡。當年羔羊如屠宰利用時需要進行強度肥育,方可達到育肥標準。母羊的分娩一般應在40-50天內結束,故配種也應集中在40~50天內完成。分娩集中有利于安排育肥計劃。在編制羊群配種分娩計劃和羊群周轉計劃時需要掌握以下材料:計劃年初羊群各組羊的實有只數;去年交配今年分娩的母羊數;計劃年生產任務的各項主要措施;本場確定的母羊受胎率、產羔率和繁殖成活率等。
(2)產量計劃 計劃經濟條件下傳統產量計劃,是依據羊群周轉計劃而制定。而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反過來計算,即以銷定產,以產量計劃倒推羊群周轉計劃。根據羊場不同產品產量計劃可以細分為種羊供種計劃、肉羊出欄計劃、羊毛(絨)產量計劃等。
(3)羊群周轉計劃 羊群周轉計劃是制定飼料計劃、勞動用工計劃、資金使用計劃、生產資料及設備利用計劃依據。羊群周轉計劃必須根據產量計劃的需要來制定。羊群周轉計劃的制定應依據不同的飼養方式、生產工藝流程、羊舍的設施設備條件、生產技術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設施設備利用率和生產技術水平,以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為目標進行編制。首先要確定羊場年初、年終的羊群結構及各月各類羊的飼養只數,并計算出“全年平均飼養只數”和“全年飼養只日數”。同時還要確定羊(種)群淘汰、補充的數量,并根據生產指標確定各月淘汰率和數量。具體推算程序為:根據全年肉(種)。羊產品產量分月計劃,倒推出相應的肉(種)羊飼養計劃,并以此推算出羔羊生產與飼養計劃、繁殖公、母羊飼養計劃,從而完成周轉計劃的編制(見表1)。
表1 羊群周轉計劃表
單位:只
|
月份
羊群類型
|
上年末結存數
|
|
計劃年度末結存數量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哺乳羔羊
|
|
|
|
|
|
|
|
|
|
|
|
|
|
|
|
育成羊
|
|
|
|
|
|
|
|
|
|
|
|
|
|
|
|
后備
母羊
|
月初只數
|
|
|
|
|
|
|
|
|
|
|
|
|
|
|
|
轉 入
|
|
|
|
|
|
|
|
|
|
|
|
|
|
|
|
轉 出
|
|
|
|
|
|
|
|
|
|
|
|
|
|
|
|
淘 汰
|
|
|
|
|
|
|
|
|
|
|
|
|
|
|
|
后備
公羊
|
月初只數
|
|
|
|
|
|
|
|
|
|
|
|
|
|
|
|
轉 入
|
|
|
|
|
|
|
|
|
|
|
|
|
|
|
|
轉 出
|
|
|
|
|
|
|
|
|
|
|
|
|
|
|
|
淘 汰
|
|
|
|
|
|
|
|
|
|
|
|
|
|
|
|
基礎
母羊
|
月初只數
|
|
|
|
|
|
|
|
|
|
|
|
|
|
|
|
轉 入
|
|
|
|
|
|
|
|
|
|
|
|
|
|
|
|
淘 汰
|
|
|
|
|
|
|
|
|
|
|
|
|
|
|
|
基礎
公羊
|
月初只數
|
|
|
|
|
|
|
|
|
|
|
|
|
|
|
|
轉 入
|
|
|
|
|
|
|
|
|
|
|
|
|
|
|
|
淘 汰
|
|
|
|
|
|
|
|
|
|
|
|
|
|
|
|
育
肥
羊
|
4月齡以下
|
|
|
|
|
|
|
|
|
|
|
|
|
|
|
|
5-6月齡
|
|
|
|
|
|
|
|
|
|
|
|
|
|
|
|
7月齡以上
|
|
|
|
|
|
|
|
|
|
|
|
|
|
|
|
月末結存
|
|
|
|
|
|
|
|
|
|
|
|
|
|
|
|
出售種羊
|
|
|
|
|
|
|
|
|
|
|
|
|
|
|
|
出售肥羔
|
|
|
|
|
|
|
|
|
|
|
|
|
|
|
|
出售育肥羊
|
|
|
|
|
|
|
|
|
|
|
|
|
|
|
(四)配種分娩計劃
配種分娩計劃是肉羊生產計劃的重要環節。該計劃的制定主要是依據羊群周轉計劃、種母羊的繁殖規律、飼養管理條件、配種方式、飼養的品種、技術水平等進行倒推,首先,確定年內各月份生產羔羊數量計劃;第二,確定年內各月份經產及初產母羊分娩數量計劃;第三,確定年內各月份經產和初配母羊的配種數量計劃,從而完成了配種分娩計劃的制定(見表2)。
表2 年度羊群配種分娩計劃表
|
交配
|
分娩
|
育成羊
|
|
年份
|
月
份
|
交配母羊數
|
計劃年月份
|
分娩胎次
|
產活羔數
|
|
|
計劃年度
|
基礎母羊
|
檢定母羊
|
合
計
|
基礎母羊
|
檢定母羊
|
合
計
|
基礎母羊
|
檢定母羊
|
合
計
|
|
上
年
度
|
9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計
劃
年
度
|
1
|
|
|
|
1
|
|
|
|
|
|
|
|
|
2
|
|
|
|
2
|
|
|
|
|
|
|
|
|
3
|
|
|
|
3
|
|
|
|
|
|
|
|
|
4
|
|
|
|
4
|
|
|
|
|
|
|
|
|
5
|
|
|
|
5
|
|
|
|
|
|
|
|
|
6
|
|
|
|
6
|
|
|
|
|
|
|
|
|
7
|
|
|
|
7
|
|
|
|
|
|
|
|
|
8
|
|
|
|
8
|
|
|
|
|
|
|
|
|
9
|
|
|
|
9
|
|
|
|
|
|
|
|
|
10
|
|
|
|
10
|
|
|
|
|
|
|
|
|
11
|
|
|
|
11
|
|
|
|
|
|
|
|
|
12
|
|
|
|
12
|
|
|
|
|
|
|
|
|
|
全年
|
|
|
|
全年
|
|
|
|
|
|
|
|
(五)草料供應計劃
草料是養羊生產的物質保證。生產中既要保證及時充足的供應又要避免積壓。因此,必須做好計劃。草料供應計劃是依據羊場生產周轉計劃及飼養消耗定額來制定的(表3)。飼草飼料費用占生產總成本的60%-70%,所以在制定飼料計劃時既要注意飼料價格,同時又要保證飼料質量。
不同飼養方式、品種和日齡的羊所需草料量是不同的。各場可根據當地草料資源的不同條件和不同羊群的營養需要,首先制定出各羊群科學合理的草料日糧配方,并根據不同羊群的飼養數量和每只每天平均消耗草料量,推算出整個羊場每天、每周、每月及全年各種草料的需要量,并依市場價格情況和羊場資金實際,做好所需原料的訂購、貯備和生產供應。對于放牧和半放牧方式飼養的羊群,還要根據放牧草地的載畜量,科學合理的安排飼草、飼料生產(見表3)。
表3 年度飼料計劃
|
項目
類別
|
平均飼養頭數
|
年飼養頭日數
|
精飼料
|
粗飼料
|
青綠料
|
青貯料
|
食鹽
|
骨粉
|
石粉
|
|
定額
|
小計
|
定額
|
小計
|
定額
|
小計
|
定額
|
小計
|
定額
|
小計
|
定額
|
小計
|
定額
|
小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疫病防治計劃
羊場疫病防治計劃是指一個年度內對羊群疫病防治所做的預先安排。羊場的疫病防治是保證其生產效益的重要條件,也是實現生產計劃的基本保證。羊場實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建立一套綜合性的防疫措施和制度。其內容包括羊群的定期檢查、羊舍消毒、各種疫苗的定期注射、病羊的資料與隔離等。對各項防疫制度要嚴格執行,定期檢查。
(七)資金使用計劃
有了生產銷售計劃、草料供應計劃等計劃后,資金使用計劃也就必不可少了。資金使用計劃是經營管理計劃中非常關鍵的一項工作,做好計劃并順利實施,是保證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資金使用計劃的制定應依據有關生產等計劃,本著節省開支,并最大限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原則,精打細算,合理安排,科學使用。既不能讓資金長時間閑置,造成資金資源浪費,還要保證生產所需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在制定資金計劃中,對羊場自有資金要統籌考慮,盡量盤活資金,不要造成自有資金沉淀。對企業發展所需貸款,經可行性研究,認為有效益、項目可行,就要大膽貸款,破除企業不管發展快慢,只要沒有貸款就是好企業的傳統思想,要敢于并善于科學合理地運用銀行貸款,加快規模羊場的發展。一個企業只要其資產負債率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都是可行的。